陈红彦:为古籍保护付出多少努力,都是值得的
陈红彦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与读者分享《永乐大典》的故事。受访者 供图
4月6日,《2024中国诗词大会》播出,《永乐大典》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多次与读者分享这部“典籍渊薮”的前世今生,迈入古籍保护工作第37个年头的她说:“对于承载着中华文脉的古籍,为之付出多少努力,都是值得的。”
接续传承 全流程多渠道培养古籍人才
1983年,陈红彦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。金开诚、王力、阴法鲁、周祖谟、裘锡圭、袁行霈、倪其心、安平秋、严绍璗……这些过去只在书本上见到的名字,竟出现在陈红彦身旁,老师们的谆谆教诲,使她受益匪浅,留下终生难忘的烙印。1987年7月,陈红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图书馆(时名北京图书馆)善本特藏部善本组,开启了与古籍相伴的日子。
在李致忠、王玉良、冀淑英等身边工作的日子里,前辈们严谨治学、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的精神,深深感染着陈红彦。随着技能的传授,古籍人的精神代代相传。
2006年前后,国家图书馆开展基于古籍工作相关调研的结果显示:有大量亟待修复的古籍,而修复队伍不足百人。古籍工作的瓶颈亟待突破,古籍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。
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》高度关注古籍人才的培养,专门有一个章节强调加强古籍保护人才培养。2022年4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》,将古籍工作人才发展壮大作为主要目标之一。
“我认为,全流程、多渠道应该是新时期培养古籍人才的特征。”关于古籍人才培养,陈红彦一直在思考,也在探索。在她看来,古籍人才的培养应贯通人才成长的全流程:从小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,让承载这些传统文化的古籍潜移默化地浸润孩子们的心灵;在学校教育阶段,应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;大学阶段,借鉴国外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方式,需要整合学科设置,使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。此外,建立终身学习机制,保证在职人员知识更新、能力提高同样非常重要。
“总之,以各种方式形成我国古籍行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,是我国古籍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。”陈红彦说。
赋活发展 创新保护利用满足多元需求
2002年5月,财政部、文化部联合发文,在全国范围启动“中华再造善本工程”,使珍善孤本化身千百,传承文化,合理利用,繁荣学术。这些再造的古籍后来被送进110所高校、30余家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省级以上图书馆,还走向世界,使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智慧为全人类所共享。
2007年1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》,拉开了政府主导全面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序幕。我国陆续成立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,国家图书馆也挂牌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,陈红彦成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第一任主任。
“在那期间,耄耋之年的老专家和年轻人都在会议室集中加班加点。因为大家都知道,古籍工作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,机遇难得,必须努力。”陈红彦说,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古籍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。2022年3月,“古籍保护利用”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作为古籍人,陈红彦既深受鼓舞,也感到自己的责任更重了。
随着时代发展,科技赋能使古籍修复驶入快车道。如何借助新技术、新手段让古籍保护利用活起来?
陈红彦说,就受众群体而言,幼童认知古籍,可以通过以视听为主的传播路径,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《永乐大典》《四库全书》相关故事,以及古诗词背景和解读,就吸引了很多家庭亲子共读。同时,可以利用重要媒体进行传播,如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等影视节目,很多人通过导读产生了兴趣,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。
沉浸式展示能够引导大众关注。如国家图书馆与煤矿文工团合作,挖掘古籍里的古曲,用音乐呈现古籍中记载的事件和人物,让古籍可听、让古曲可观;短视频中传播的雕版、修复、吟诵片段,用传统文化的展示占用手机用户的休闲时间,激发用户的兴趣。
2021年,国家图书馆提出要推动传统图书馆向“智慧图书馆”转型。为此,古籍馆开发《山海经》相关产品,《山海经》古籍影像供学界进行学术研究,形象再创作激发了创造活力,故事推送进行普及,文创授权服务文化产业需求,全方位激活一部典籍。
新媒体的运用,让古籍得到活化。2021年春节,国家图书馆和阅文集团合作,将馆藏珍品中名家手书“福”字结合年轻人喜欢的梗制作成“福”字故事手机壁纸进行推送,为新冠疫情中的读者送去极具仪式感的春节祝福。“这提示我们,在数字时代,古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‘触手可及’,会让受众喜闻乐见,进而有效传承。”
推动阅读 多渠道多平台激活文化基因
“全民阅读”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“就图书馆而言,其定位是没有围墙的学校。让阅读成为悦读,应该是理想的全民阅读的状态。”陈红彦表示。
展览是让观众亲近古籍的有效手段。2012年,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牌子。国家典籍博物馆成为典籍收藏中心、研究保护中心、展示中心、交流中心、教育基地、公众文化娱乐休闲场所,在文化传承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10余年中,从甲骨到近现代名家手稿,从《诗经》到《红楼梦》,从莎士比亚到汤显祖,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启迪民智。“我们的样式雷图档、年画、古籍文献还到了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地,讲述中国先民的创造和生活。”陈红彦说,走进博物馆的孩子们通过研学体验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开蒙,观众购买文创产品“把博物馆带回家”,年轻人的时尚生活中亦有了古籍元素。
如何通过不同形式把读书嵌入生活,发挥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?陈红彦认为,要创新形式,如举办线上线下讲座,激发读者兴趣。评出好书、推荐好书也是图书馆推广阅读的落脚点。国家图书馆每年的文津图书奖,选出优秀图书推送给读者。图书馆还可以与出版社合作,组织专家撰写的导读书籍《中华百部经典》、遴选的经典“国学基本典籍丛书”、讲古籍故事的“善本掌故丛书”等不断受到关注。
当下,传承手段和渠道越来越丰富,珍贵的古籍资源通过出版、数字化、展览、影视甚至游戏进入生活,使读者的多元需求得到满足,文化基因得到传承,也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。
“进入新时代,古籍工作需要更多人加入、更多力量加持,也需要我们从业者更加全力以赴为之奋斗。”展望未来,陈红彦仍如37年前一般坚定。
编辑:路滢月审核:韩阳
● 章宏伟:让故宫文化可观可触可享● 徐俊:古籍整理出版要“出古入新”● 以人文精神承载科学传播——访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● 传统文化是滋养创作出版的“宝水” ——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● “文章须有益于天下”——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
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
↓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↓
版话儿
版人版语
传媒瞭望
发行观察
广电家
好书品读
印业独家
中国农家书屋
中国出版
↑喜欢我,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↑